我嫁去比利時的故事:從現實出發,走向自我覺醒的旅程

我嫁去比利時的故事:從現實出發,走向自我覺醒的旅程

再過不久,我就要搬去比利時了。
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手指竟微微發抖。
也許是興奮,也許是緊張。更多的,可能是那種說不清的「不安」。

我以為自己會很灑脫,會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期待新生活。
但現實是,我每摺一件衣服,都會停下來發呆。
看著那一件件熟悉的衣服,我開始意識到——我真的要離開了。

我不是沒準備,但心還沒跟上

說實話,這趟搬家並不是一時衝動。
我花了好幾個月準備文件、申請簽證、處理生活細節。
我以為只要事情都安排好了,心就會安定下來。

但其實不是。

越接近出發的日子,我越覺得心慌。
每晚睡前都會冒出一連串問題:
「那裡的冬天真的這麼冷嗎?」
「我能適應外國的生活節奏嗎?」
「如果語言聽不懂、交不到朋友怎麼辦?」
「會不會,有一天,我會後悔?」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遷徙。
從杜拜,到菲律賓,再到英國——現在,又要前往比利時。
聽起來像是一連串的冒險,但其實,每一次離開,都藏著一點逃跑的影子。

我不是在追逐什麼,只是不想留下。
每一個城市的天空,都成了我暫時的避難所。
我以為換了地方,心就能變得輕一點。
可惜啊,行李再重,也裝不下那些沒有整理好的情緒。

人們以為遠方能給答案,但其實它只是放大了寂寞。
我開始懷疑自己在逃什麼。是人、是過去、還是那個一直不敢面對的自己?
也許都有。

有時候走在外國街頭,看著別人的腳步那麼篤定,
我會羨慕,也會難過。
因為我始終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比利時:也許,是最後一次出發(希望)

現在,我又要搬去比利時。
朋友問我:「你不累嗎?」
我笑笑說:「習慣了。」
但心裡知道——我其實很累。

這一次的出發,不像以前那樣充滿衝動。
更多的是一種溫柔的認命。
我不再期待哪個城市能拯救我,
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在某個地方,慢慢停下來。

我不想再逃了。
不是因為我變得勇敢,而是因為我終於明白,
世界再大,也沒有地方能讓人逃離自己。


給自己的一封信

親愛的自己,
妳不是沒方向,只是還在路上。
妳不是不穩定,只是還沒找到能安心呼吸的地方。

也許妳一直以為自己在逃,
但其實每一次離開,都是一次尋找。
尋找自由,尋找勇氣,也尋找那個真正能安住的靈魂。

有一天,當妳在比利時的街頭停下腳步,
抬頭看見落日灑在屋頂上,
妳會突然發現——
原來,這一路的漂泊,不是浪費,而是回家。


結語

我不是真的勇敢。
我只是一次次被逼著走,
走到最後,才發現勇氣長在腳底——
每一步都痛,但每一步也讓我更真實。

也許,我這輩子都會有一點不安,
但沒關係。
我學會了在不安裡生活,
學會對自己溫柔,
學會在陌生的城市裡,靜靜呼吸。

這一次,我不再逃。
我只是往前走,帶著一顆仍然顫抖、卻渴望平靜的心。



有些人出生就屬於某個地方,
而我,是屬於路途的。
但願這一次,路能帶我去一個不必再逃的地方。

我沒想到,準備離開這件事,會讓我變得這麼感性。
以前覺得自己很獨立、很勇敢,
但現在,任何小事都能讓我紅了眼眶。

原來,成長不是學會離開,
而是學會帶著牽掛去面對未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