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去比利時的故事:從現實出發,走向自我覺醒的旅程
再過不久,我就要搬去比利時了。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手指竟微微發抖。也許是興奮,也許是緊張 …
Working in Belgium and writes everywhere
澳洲一直是許多人嚮往移居、留學與工作的熱門國家。無論是壯麗的自然景觀、開放多元的社會氛圍,還是相對穩定條件的經濟環境,都讓不少人心生嚮往。然而,實際在澳洲生活之後,很多人會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還是存在一些落差。以下我將從生活環境、教育資源、就業機會、社交文化、生活成本等面向,詳細探討住在澳洲的優點與缺點。
澳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廣闊壯麗的自然環境。無論你身在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還是其他城市,開車一兩個小時就能抵達海灘、森林或國家公園。空氣乾淨、天氣晴朗、戶外空間多,非常適合喜歡親近大自然、從事戶外運動的人。(我在澳洲也買了我人生中第一雙登山鞋)
此外,澳洲的城市規劃相對完善,綠地多、街道整潔,生活步調不像某些亞洲大城市那麼擁擠緊張。對於希望享受高生活品質與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來說,澳洲的環境確實是很大的一個吸引力。不過如果你是喜歡夜生活豐富的人可能就不太適合,我有和朋友去過墨爾本的市中心酒吧,相較於亞洲也是較早關門。
澳洲的教育制度享譽國際,許多大學在全球排名前列,例如澳洲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等。對外國學生而言,這裡有完整的留學體系與多語言支援,也提供各種獎學金與移民途徑。
在中小學教育方面,澳洲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創造力與團隊合作能力,課程也相對多元。許多家庭選擇移民澳洲,就是希望孩子能在一個自由開放的教育環境中成長。我的澳洲當地同事跟我說:他們在高中都有規定要修第二外語,可能是中文日文或是印尼文。(不過他們都不太會說就是了)
澳洲的平均薪資水準相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偏高,基本工資也位居世界前列。根據行業不同,即使是餐飲、零售等基層工作,也有不錯的時薪收入。對於技術職業(例如工程師、護理、資訊科技、教師等)更有明確的移民需求與工作機會。
此外,澳洲工作文化相對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加班文化不像亞洲某些國家那麼嚴重。大部分人下班後都會享受自己的私人時間,這對想要擁有更多生活品質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社會組成非常多元。在大城市中,你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社群,無論是亞洲、歐洲、中東或非洲,都能找到屬於自己文化的社群與活動。這種文化的融合,讓在地生活更豐富多彩,也相對減少了種族或語言帶來的疏離感。當然我有朋友不太會說英文來澳洲打工度假也是被澳洲老人大吼,所以種族歧視真的哪裡都有。
當然,住在澳洲並不是完全沒有困難。許多移居者在適應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現實挑戰。
澳洲的生活開銷相當驚人。特別是雪梨與墨爾本這兩大城市,房租價格非常高,甚至有些地區已接近或超過歐美主要城市的水準。外食費用昂貴,日用品、交通和電費也不便宜。雖然薪資高,但實際的可支配收入並不像數字看起來那麼優渥。
對留學生或剛移民的人來說,房租與生活費可能會佔去大部分收入,必須仔細規劃預算。我們大概一個禮拜只會外食一次,而且都會選cp值比較高的餐廳。
澳洲地理位置相對孤立,從這裡飛往其他國家(特別是歐洲或亞洲)都需要長途飛行與不小的機票開銷。此外,國內交通系統也有不便之處,例如跨城市的火車網絡不如歐洲發達,許多地方仍以汽車為主要交通方式,導致沒有車的人行動相對不便。我本身不太會開車也不敢上路,我也有老實跟我男友說:要不是因為你會開車且我們需要找個地方同居試看看,不然我還真不會來澳洲打工度假。
雖然澳洲薪資高,但並不代表容易找到工作。特別是對於外國人來說,如果缺乏當地學歷、工作經驗或專業資格,找工作會面臨一定的難度。許多專業職業需要澳洲本地的執照或認證,申請流程繁瑣又耗時。此外,某些產業(例如媒體、公關、文書類)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極高,競爭也非常激烈。我這邊講的是白領階級,如果你只是要找打工當然很好找,就想我說的我們第一天就找到餐廳的工作,我指的是:和當地人競爭的工作。
對亞洲背景的人來說,剛到澳洲生活時可能會感受到文化差異。澳洲人普遍生活節奏慢、注重個人空間,社交場合多半輕鬆隨意,這對於比較內向或語言不流利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挑戰。此外,建立深層人際關係需要時間,也需要主動融入當地文化與活動。
總結來說,住在澳洲的生活確實有許多令人嚮往的優點:高生活品質、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好、薪資水準高。然而,它同時也伴隨著生活成本高、交通不便、求職門檻高等現實挑戰。
是否適合長期居住,取決於個人的生活目標、職涯規劃、經濟能力與文化適應力。如果你追求的是放鬆、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澳洲無疑是很理想的選擇;但如果你重視的是工作機會密集、社交活躍或低生活成本,那麼澳洲也許並不完美。
在做移居或留學決定之前,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與澳洲的真實生活面貌,做好心理與經濟上的準備,如此才能讓這段旅程變得充實又有意義。
不過我在澳洲認識的南美洲人或是台灣人,十個有九個還是想留下來的,所以我相信澳洲仍然是一個很好的移民選擇。
如果你近期要旅遊或是出國深造買sim卡點我
5%的折扣碼給到你: Special5
你也想去海外工作嗎?
我目前在杜拜外商工作,在國外求職的路上,有了一點點經驗。(真的一點點經驗而已喔)
找國外工作,不是只有打開數字人力銀行而已,就讓我透過這篇來分享我之前使用過的海外求職平台與我知道的網站吧!:)
大型綜合跨國平台

建議對心儀的職缺,準備好CV與求職信(Cover Letter)再送出。建議選擇關鍵字篩選新職缺設定,這樣如果有符合你條件新職缺上線時,系統就會自動發郵件通知你!

Monster有一個免費的服務,叫做Free Resume Review,就是免費履歷健診,你上傳履歷後,大概幾天後會回覆。

你可以使用Glassdoor查詢公司評價與薪資大概水平,你可以先選擇國家就可以看到比較準確一點的薪資範圍。
但要提醒的是,公司評價高也不要全然相信,因為公司可以去優化他們在Glassdoor的評價,就把它當作一個參考就好。
區域型/中小型綜合平台

這是一個找英國工作為主的網站,跟Indeed UK差不多,兼職職缺比較多。

東南亞求職平台,就屬JobsDB最知名!不論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職缺都可以在這找到。

Seek是紐西蘭與澳洲地區最大的求職與招募網站,中型到大型的公司都會在上面招募人才,獵頭也會使用~(找打工度假也可用此平台)

這是一個台灣人創辦的國際求職平台,介面語言可以選擇繁體中文,介面滿簡潔的。
Meet.jobs有提供諮詢的服務,另外如果你透過此平台找到工作,可獲得 100 美元的就職祝賀金~

因為是新創公司,比較難直接發工作簽證,適合本身在英國有合法簽證的人的求職平台,例如學生簽、打工度假(Tier 5)簽或配偶簽。

找香港工作為主的網站

AngelList是美國矽谷一個讓新創公司與投資者聯繫的網站,而他們也有求職平台,很適合找新創公司的職缺!想使用的人,會建議在上面好好優化自己的Profile,這樣可以提高能見度。
非傳統求職平台

Wanted是一個獎勵推薦的社群招募平台。
使用方式是在上面找心儀的職缺,你可以直接申請或推薦別人申請,如果你或你推薦的人被錄取的話,錄取者和推薦人可分別獲得獎金。
服務地區主要是亞洲,有台灣、韓國、日本、香港與新加坡。

LinkedIn基本上就是在職場用的臉書,這是我最推薦的求職平台,你可以找到各大公司各國的職缺。
使用方式大同小異,打上英文關鍵字或職缺名稱,和工作國家/城市,這樣就可以找到對應職缺。
同時,在自己的頁面上,強烈建議放上並優化你的工作經歷與成就,這樣同時雇主或獵頭在找人時,比較容易找到你。雇主並不會在Linkedin放上所有的職缺,尤其是越大的公司。所以當你看到心儀的公司有開缺時,你可以直接到公司求才頁面(Career Page),查詢所有職缺。

XING簡單來說就是德國版的LinkedIn,所以如果要找德國工作的話,建議在XING申請帳戶,查詢理想職缺。

你要先建立好完整的Profile,如果有作品集或做過的專案放上去。之後Hired會有專人聯繫你,協助你面試技巧、薪資談判等等。
特別的是有滿多國際大公司會使用這個平台找優秀的人才喔!
住宿 便宜 動物 動物園 咖啡 咖啡廳 好玩 宜蘭 工作 廈門 打卡 打工度假 找工作 拍照 攻略 旅行 旅遊 日本 景點 杜拜 東京 樂園 海外 海外工作 海外生活 潛水 澎湖 澳洲 獨旅 生活 綠島 美味 美食 胡志明 自由行 花蓮 越南 迪士尼 遊樂園 酒吧 離島 露營 露營車 餐廳 高雄
跟著我一起跳脫舒適圈 你是否也曾想過離開你那又偏僻又小的家鄉,到新的國家展開一段嶄新的人生 …
為什麼LinkedIn履歷很重要? LinkedIn在求職市場帶來的兩大主要影響: 招募方 …
你是社會新鮮人嗎?如果你也想第一天報到就給主管及老闆們好印象,請看清楚以下幾點:
最常聽到比較年長一輩的主管們抱怨,每次遇到公司新人,都容易低頭假裝沒看到,有些前輩會不滿:「看到人都不打招呼嗎?」,這狀況尤其常出現在輩份比較明顯的傳統產業當中。如果你在外商可能比較沒有這個問題但還是習慣說聲How are you吧!(我現在在海外工作才發現就算很緊急或是很焦躁還是會說How are you而且還要等待對方回應哈哈)
其實主管們真的很玻璃心。建議面對他們,常常也很有事在忙,不一定要聊天,只要打個招呼、稱呼他們的名字或是職稱,說聲早,甚至微笑點個頭,他們就覺得過關了!
職場上沒有人有義務教你。
大家都有自己負責的工作,同事們、主管們可能都還有更上層的主管盯著,所以當你問一個開放式問題,大家一忙,可能就懶得回答。
所以建議,盡量用是非題或是選擇題的方式詢問,例如:「剛剛會議間提到的繳交資料,請問週四還是週五繳交對你比較方便呢?」「要查的資料整理方式是A好?還是B好?」
開始上班後,就要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員!
有發現狀況,建議可以試著用請教的方式,請問對方:「自己做了OO的研究後,發現有A、B可行專案,想請教這部分是不是跟公司內部有什麼樣的資訊不對稱、或是我尚未發現的地方,所以沒採取這樣的方案?」
建議可以試著用請教的方式,很多主管們,都很願意教你、願意分享一些解決問題的邏輯與公司歷史的!
新鮮人出社會後,最常出現的狀況,沒有成本概念,因為過往在學校交的報告、社團活動,比較沒有營收的目的在裡面,加上大多是申請補助,或是拉贊助的方式,比較少思考到長期的經營策略。
在公司,是營利事業,每一分花出去的錢,都要考量其效益的。
再加上,其實一間有能力的公司,通常他們也會想很多、嘗試很多,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要做,而是在綜合考量重要優先順序後的選擇,所以可以先試著用多方角度切入觀察並做功課,才能有機會提一個,很成功且主管也會支持的方案!
建議可以試著,每個提案都試算可能需要的成本,並預估其回收、效益多高,這樣的效益回收需要時間多長?是否有機會大於成本的支出?
責任心聽起來很空泛,但其實就是把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專案,也就是,當你負責某個工作內容,你就是這件事情的負責任;而專案管理能力,絕對不是專案管理PM才需要,每個工作內容,其實都可以當一個專案看待。
很多工作上,需要接觸很多窗口、要跟很多其他部門合作,很難靠自己就能完成,所以練習自己的工作做好專案管理,例如:當你要分析資料,但是上游資料還沒提供,當然可以跟主管說「沒辦法,我沒拿到資料。」
不過主管更期待的是,面對這樣的狀況,你會怎麼處理?
遇到很多社會新鮮人,都期待主管會教很多東西或是有很多關於SOP的課程,若沒有,就會覺得這份工作沒有學習。
但其實,需要定義的是:「你所期待的學習是什麼呢?」
若要非常完整的學習,大部分還是要透過補習、自我研讀的方式,畢竟在上班時,大家都還是需要完成自己的份內工作 , 而且大家都很忙。
畢竟公司花錢請你來不是來學習的。
如果對方沒有時時刻刻指導你 , 你也可以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
新鮮人犯錯,其實大家都蠻包容的,所以重點不是犯錯,而是犯錯的頻率。
這一點會特別拿出來講,是因為,當你容易犯錯,尤其重複犯錯,通常會開始給其他人的延伸印象是:「粗心、不專心、對工作沒熱情等」,比較是負面的形象,若你希望給對方好的印象,不是追求不犯錯,而是追求同一個錯不要犯第二次,若自己較健忘,可以試著隨身帶著筆記本,或是手機打下來記錄!甚至可以為自己做一個表格,在特定比較容易粗心的地方,透過表格方式一一檢核確認!
主管說: 「新進的那個員工請假,竟然直接LINE 我,寫說『不好意思,我今天要請假。』,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在跟我講話嗎?」
當然這樣的文化會依照不同公司而不同,有些外商公司可能完全不在意,但是如果你擔心自己不小心惹毛主管,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全部的人都加個稱謂以防萬一,例如:Sam老闆/主管等,假如他們說不需要再換成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就好。
如果你知道他真正的稱謂 , 例如經理或協理 , 最好加上完整的稱謂 , 若對方升遷也注意不要叫錯! 我以前當業務的時候都會有記事本紀載著大家現況的稱謂及公司名稱

其實我自己也還算是個社會新鮮人,也因為以上幾點吃了不少虧,寫出來讓大家參考囉!如果你也對海外工作有興趣,歡迎看文章好好來打造Linkedin!
>>延伸閱讀:
【杜拜】景觀餐廳【頂級高空餐酒廊CÉ LA VI Dubai】享受極至奢華的高空午間饗宴
【杜拜】DEEP DIVE DUBAI全世界最深潛水池超壯觀裡頭就像是個水底城市!
【杜拜】綠色星球/生機勃勃熱帶雨林可現場與動物互動/巨型海洋世界超壯觀
【杜拜】打敗台北101的哈里發塔/世界第一高大樓擁有媲美坐飛機的景觀
【杜拜】The smash room/在一個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盡情的發洩情緒!
【杜拜】世界上最大室內水族館/水下動物園海底隧道宛如置身海底世界
住宿 便宜 動物 動物園 咖啡 咖啡廳 好玩 宜蘭 工作 廈門 打卡 打工度假 找工作 拍照 攻略 旅行 旅遊 日本 景點 杜拜 東京 樂園 海外 海外工作 海外生活 潛水 澎湖 澳洲 獨旅 生活 綠島 美味 美食 胡志明 自由行 花蓮 越南 迪士尼 遊樂園 酒吧 離島 露營 露營車 餐廳 高雄